觀音及觀音文化是一個大課題,要想一文道明傳頌二千余年的大課題實非易事,本文只是初淺而言,起個拋磚引玉的作用。
觀音源流說
關于觀音的源流,主要有如下七種說法:
一曰雙馬童神。公元前7世紀,古印度婆羅門教視孿生小馬駒為善神。公元前6世紀中葉,古印度迦毗羅衛(wèi)國王子悉達多·喬答摩創(chuàng)立佛教,到了公元前3世紀出現馬頭觀音。
二曰阿彌陀佛的長子,名不祗,出家名觀音,是阿彌陀佛的左脅侍;次子尼摩,出家名大勢至,是阿彌陀佛的右脅侍。阿彌陀佛有一千個兒子,也是傳說人物。
三曰蓮花化生?!敖鸸猹{子游戲如來國”國王威德在花園中散步,來到池塘涼亭中盤腿而坐,左邊和右邊從水中各涌出一朵蓮花,每朵各站著一個童子,即觀音和大勢至。
四曰由人轉化而來。傳說一對小兄弟名早離和即離,被繼母拋棄在一個荒島上,十分痛苦,兄弟二人懷著“我們能再次生活在世上,一定要解救同樣不幸的人們”的想法而平靜地死去了,終于成為觀音和大勢至。
五曰周朝末年,西邊興林國國王妙莊生有三個女兒,大公主叫妙音,二公主叫妙允,三公主叫妙善。妙善由妙莊王剃度出家,修行在金光寺,佛祖封為觀音。
六曰西域劫國(今新疆吉昌縣北)國王莊嚴南遷至現今的四川遂寧,改名妙莊。妙莊王生有三個女兒,長名妙欲,次名妙善,三名妙音。三姊妹常到白雀寺,一心修行成佛,到西方極樂世界。民謠流傳:“觀音菩薩三姊妹,同鍋吃飯各修行,大姐修在靈泉寺,二姐修在廣德寺,唯有三姐修得遠,修在南海普陀山?!?BR>
七曰遠古時代,涪江流域北厥國(今四川遂寧),國王名妙莊,王后伯牙氏,生有三個女兒,大公主名妙清,二公主名妙音,三公主名妙善。妙善從小聰明過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佛、道著作過目成誦,19歲那年,父王為女兒擇偶,妙善不從,到遂州(遂寧古稱)靈泉寺(白雀寺)為尼。妙莊王命五城兵馬司放火焚寺,妙善咬破手指噴紅雨,滅火救寺;妙莊王又命五城兵馬司立斬妙善,妙善臉不變色心不跳,到了地府,十殿閻君親送妙善回到陽間。妙善在靈泉寺苦修苦練,還栽柏樹五千,打靈泉井一口,終于9月19日得道,被封為觀音菩薩。
觀音何人
觀音,又名觀世音、觀自在、佛教菩薩、慈悲女神。她是一個傳說的佛化人物,似幻似影,是形是象,聞聲即至,普渡眾生。流傳最為廣泛的乃“三十二應”、“三十三身”,傳說觀音可以示現種種形象和身份說法,拯救苦難眾生,由此,千千萬萬苦難者想念觀音,祈禱觀音,呼喚觀音,希望觀音為解脫自己的苦難而應化現身。這樣的傳說神話在中國流傳了二千余年,在老百姓心目中,特別是在廣大信徒中扎了根,影響十分深遠。
世上有沒有這樣神通廣大、能普渡眾生的觀音呢?如果說有,那就是天底下的大好人!我個人認為:觀音應當是一個群體,是千千萬萬個行善、施樂、拔苦、救難者的總代表,是千千萬萬個大好人、大善人的化身。正因如此,大慈大悲的觀世音在中國、在世界各國都受到尊敬和崇拜。
遂寧是觀音的故里
“四川遂寧,觀音故里”。這個問題已有一些學者提出,只好盡其所能作些探討。
前述觀音源流的七種傳說,雖始源于印度,但進入中國之后,有詳細居住地的多在四川遂寧,觀音之父都名妙莊王,而且都是三姊妹,這種傳說令人暇想,遂寧是中華觀音的故鄉(xiāng)具有一定的說服力。
始建于隋文帝開皇(581-600)初期的遂寧靈泉寺和始建于唐初的遂寧廣德寺,都是著名的觀音菩薩道場,其“香會節(jié)”可謂遐邇聞名,隆盛至極。香會節(jié)的基本內容是為紀念觀音2月19日的誕生日、6月19日的出家日、9月19日的得道日而舉行的,一年有三節(jié),每逢2月香會節(jié)、6月香會節(jié)、9月香會節(jié)時,成千上萬的善男信女自陜、甘、青、藏、云、貴及川內各州縣涌向遂州的靈泉寺和廣德寺朝山晉香,會期時間一年長達三個月,香客、游人多達百萬之眾。清乾隆五十二年
(1787),遂寧知縣李培峘頌“香會節(jié)”盛況,詩云:“二月和風初應律,擊鼓吹竽市填溢。已見鄰封迎架來,還看仕女傾城出?!及l(fā)靈泉終廣德,大眾微塵幼瑤闕?!薄?梢姰敃r靈泉寺、廣德寺的“香會節(jié)”是何等興盛,同時也說明自隋、唐以來觀音在民眾中的影響是何等廣泛,何等深刻。
還有一件奇事,靈泉寺山頂有兩個大墳包,名“陰陽墳”。說起“陰陽墳”,也有一段歷史悠久的傳說:陜西有個名劉謀的陰陽先生,據說是劉伯溫的后裔。一天子時,劉陰陽發(fā)現南方上空地氣上浮,五色光兆直沖云宵,隨身草白狗狂吠不止。劉陰陽認定:那方寶地有“活龍口”。于是準備停當,帶上羅盤和草白狗,沿著龍脈走啊走,不知經過了多少日月,吃盡了萬般苦頭,終于來到了四川遂州的資圣山(現名靈泉山),按照看地秘訣,仔細測看“龍、砂、穴、水、向”,結果是五訣俱佳。劉陰陽高興得不得了,連呼:“此乃風水寶地,活龍口也!”當晚夜宿山頂,次日子時,忽聽鐘聲響徹晨空,劉陰陽知曉,這塊風水寶地已被觀音菩薩受用,作為道場了,氣急悲憤而亡。草白狗淚流滿面,刨了個洞穴,掩埋了主人。后來,草白狗亦碰死在主人墳前。螞蟻搬些泥土掩埋了草白狗。一大一小的“陰陽墳”,腳踏下去還有彈性呢。而羅盤呢?卻變成了圓形的靈泉山頂。
這段傳說,反映了歷史上的佛道之爭,同時又傳達了遂寧乃觀音故里之悠久歷史。
無獨有偶,唐武宗會昌五年(845)滅佛毀寺之后,遂州刺史王簡升堂審案,堂后常有一個老和尚,州官審案正確時老和尚點頭,州官審案錯誤時老和尚搖頭,日久引起了王簡的注意。一天,他審案結束,安排的衙丁即尾隨老和尚,追至廣德寺荷花池邊,老和尚不見了,衙丁稟報,王簡甚疑,下令排水挖塘找尋,終于在塘底發(fā)現一串連鎖異骨,上現“觀音大士”四字,傳說此乃觀音菩薩的化身。王簡為了紀念觀音菩薩而修建瘞骨塔,此塔保存完好,現名“善濟塔”。
還有廣德寺前的“河水豆腐”,傳說是觀音菩薩為了朝山晉香的善男信女能吃上可口的素食而點化的。
諸多傳說,令人神往,其主題都是圍繞觀音而生。
另外,還有不少史料,也能從不同角度說明中國觀音之故里在遂寧。
北宋淳化二年(991),靈泉寺在觀音頂建禪堂。千余年前,遂寧已經用觀音取地名了。
明洪武年間(1368—1398),靈泉寺建圣水庵,供奉觀世音菩薩,五臺山惠成無垢禪師駐錫靈泉寺圣水庵。明弘治三年(1490),圣水庵更名為觀音殿。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民族英雄、兩廣總督林則徐題贈“香林德水”,懸掛靈泉寺觀音殿前。
而今,靈泉寺的觀音閣、觀音殿、觀音洞、千手觀音殿、姊妹殿合理分布在上下兩廟。廣德寺的圣觀音殿(活菩薩殿)、玉觀音殿、銅觀音殿、大悲殿、送子觀音殿、甘露堂座落在臥龍山麓。遂寧市城東、西兩叢林規(guī)模之巨、殿堂樓閣之多也反映出神州百姓對觀音的崇拜和敬仰。
靈泉寺自古被譽為“西方勝境”、“巴蜀勝境”;廣德寺歷史上被譽為“西來第一禪林”,明代主領川、滇、黔三百余山,僧眾千余。更為稀罕的是兩寺先后受唐、宋、明三朝十二位皇帝敕封,如此榮顯的寺廟應當是托觀音之福吧。
靈泉寺與廣德寺之間,自西北流向東南的涪江西側有座長樂山(現名西山)。“長樂”有西方極樂世界之意。這座山恰好為道家受用。9年前研究開放長樂道觀時,在史料中查獲;“長樂觀樂山齋主辦講演、醫(yī)館、育嬰、濟米、方藥、義學,送善書、寒衣、棺板,收字紙,撿白骨,培古墓等慈善事業(yè)。巴蜀州縣若會若齋共一百二十余所。長樂觀中的慈航真人即是善神”,“慈悲為懷,眾善奉行”的主張與觀音的主張完全合拍?!按蟠却蟊龊檬拢熘輾v代多善人?!边@一純樸民風的形成與觀音的長期導化是分不開的。而今,扶貧濟困、賑災助難者更是層出不窮,好人好事不斷涌現。這些除歸功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教育外,觀音的影響力也不應排除。
綜上所述,把遂寧視為觀音的故里也不無道理。
觀音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
觀音文化是在較長歷史時期人民群眾中廣泛流傳的,反映部份群眾愿望、要求和理想,表達部份群眾的思想、感情和意志的民間、民俗文化。其范圍十分廣泛,其內容十分豐富,涵蓋哲學、宗教學、考古學、醫(yī)藥學、建筑學、歷史學、文學、戲劇、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工藝等眾多領域,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對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項事業(yè)都產生著深刻的影響。這里以留存世間的各種觀音造像為例,足以說明觀音文化的厚重底蘊。
留存世間的觀音造像多達一百一十三種,其中,圣觀音有十五種,觀音菩薩有十種,千手觀音有六種,不空王觀音、水月觀音(又稱滴水觀音、灑水觀音)、白衣觀音(又稱延命觀音)各有四種,馬頭觀音、如意輪觀音、渡海觀音,自在觀音各有三種,魚籃觀音(又名馬郎婦觀音)、送子觀音各有二種,其余的皆為一種,有:十一面觀音、楊柳觀音、楊柳凈水觀音、持蓮觀音、不二觀音、一如觀音、合掌觀音、普慈觀音、蛤蜊觀音、眾寶觀音、一葉觀音、龍頭觀音、持經觀音、不肯去觀音、圓光觀音、德王觀音、游戲觀音、葉衣觀音、蓮臥觀音、能靜觀音、琉璃觀音(又名壟見觀音、氽來觀音)、三面觀音(又名游戲三昧觀音),施藥觀音、多寶觀音、青頸觀音、威德觀音、巖戶觀音、阿耨觀音、無畏觀音(又名阿么提觀音)、六時觀音、香王觀音、多羅觀音、吼獅觀音、蓮葉觀音、持柳枝觀音、白瓷觀音、竹林觀音、竹葉觀音、持畫觀音、金剛妙法觀音、凈瓶觀音、聞法觀音、童子觀音、數珠觀音、金觀音、銅觀音、白玉觀音、密修觀音、大地紅色觀音、持印觀音、日月觀音、鰲頭觀音、準提觀音、紫竹觀音等。
觀音是大乘佛教中的傳說人物,進入中國后,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以海納百川之氣魄,接收了觀音,融和了觀音。大乘佛教前的小乘佛教唯真實的釋迦牟尼佛而獨尊,進入大乘佛教階段特別是進入中國后,佛教主動學習儒道,學習中華文化,提倡三世十方到處有佛,在教理、教義、教制、教規(guī)等諸方面亦有革新和發(fā)展,因而產生了強大的生命力。原生于印度的佛教十三世紀初在印度消滅了,而中國佛教不僅扎根本土,還向日本、朝鮮、越南及其他各國傳播,印度受其影響,到十九世紀后期佛教才再度復蘇。大乘佛教時期產生的觀世音,進入中國后則由“善男子”演化為“善女子”,隋、唐則完全女性化了,而且定型為非常慈祥、俊秀、典雅、飄逸的中華觀音、東方女神!自那時起,觀音更為世人所仰慕、所崇拜,各式各樣的觀音造像自然應運而生??梢詳嘌?,隨著時輪的運轉,健康的、美麗的、更多的觀音造像將會不斷面世,這是中華文化不斷向前發(fā)展之必然。
(楊國品:遂寧市工商聯原會長、黨組書記。本文系楊國品在四川遂寧觀音文化研討會上的講話。)
]]>